山東省棗莊市的台兒莊區,1938年爆發台兒莊戰役,這場仗被譽為中國抗戰後第一場「大捷」,代價是血流成河,城鎮被夷為平地,如今戰爭已遠,台兒莊還在努力找回昔日繁華。
台兒莊在山東省的最南部,不遠就是山東省和江蘇省的交界,離台兒莊最近的大城是江蘇省的徐州市。
日本侵略中國的軍隊1938年春天往徐州方向進攻,中國軍隊在李宗仁將軍指揮下死守台兒莊,歷時半個月的激戰,國軍死去3萬多人,日軍死1萬多人,國軍死傷遠遠高於日軍。
儘管國軍死傷慘重,擊退日軍的行動,被認為是抗日戰爭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次重大勝利,史稱「台兒莊大捷」。
棗莊市長陳偉今天表示,台兒莊在以前是京杭大運河漕運重要樞紐,「一河漁火、歌聲十里、夜不罷市」,被清乾隆皇帝稱為「天下第一莊」。
他說,台兒莊大捷一戰揚名天下,但是這座繁榮了數百年的秀美古城,也在戰火中夷為平地。
台兒莊被戰火摧殘,後來在時代推演下,原本運河水運樞紐地位又被鐵公路交通取代,地底下的煤礦資源經長年挖掘,近年也陷入枯竭。
在大陸一片經濟發展下,台兒莊所在的棗莊市經濟顯得有待發展,以整個山東省來看,棗莊市的經濟成長率排在山東省的「後段班」。
棗莊市想推動城市轉型以求發展,於是花費數億人民幣在台兒莊進行古城重建,配合台兒莊大戰遺址,希望能吸引各界遊客前來觀光。
台兒莊區副區長修婷說,古城明年5月1日重建完成,現在光是台兒莊大戰紀念館每年有40、50萬人遊覽,將來新加入重建的古城,加上7公里多的荷花長廊濕地公園,遊客能乘船遊賞打漁,相信1年100萬遊客的目標沒有問題。
台兒莊政府歡迎台灣遊客到此一遊,今天特別邀請台灣前法務部長廖正豪等來自台灣的客人,舉行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成立大會,希望藉由71年前這一場戰役的連結,為此地帶來更多的台灣訪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