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本會
本會組織
學歷認證
大陸法考
活動紀事
意見交流
聯繫本會
友善連結
兩岸法律諮詢
 
回到首頁   字體:
創辦人重要報導
新聞主題:兩岸學者福建泉州聚首話“孔廟”
發佈日期: 2009-12-21 04:49
發佈單位: 中國新聞網
資訊來源: http://dailynews.sina.com/bg/tw/twpolitics/chinanews/20091219/1036975710.html

       中新社泉州十二月十九日電(孫虹 曾福志)十九日上午,海峽兩岸一百多名儒學專家和山東曲阜孔廟、台灣台南孔廟等知名孔廟的代表匯聚在與台灣隔海相望的古城福建泉州,參加首屆閩台孔廟保護學術研討會。
  福建省文物局局長鄭國珍在開幕式上致辭中稱,作為儒學文化的物質載體,孔廟極具特色。他希望,藉此研討會,可以更好的保護和開發中華民族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和精神財富,彰顯海峽兩岸一脈相承的歷史文化淵源。
  台灣海峽兩岸法學交流協會理事長廖正豪說:“在台灣,從小儒學便充斥着每一個人的思想”,台灣民間稱孔子為“至聖先師”,稱孔廟為“聖廟”或“文武廟”。“孔子在台灣人的心目中地位崇高,有的人甚至家裏都供奉孔子”。據他介紹,即便是不識字的台灣鄉下民衆,也會從小銘記孔子的教義,並且尊稱其“孔子公”,他們常常說“孔子公講,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以此約束自己與他人的言行。
  廖正豪建議,希望兩岸專家學者經過探討與論證後可以對孔廟文化進行統一的定義,例如祭孔典禮的時間、規範等,便於兩岸民衆可以同步舉行盛大的紀念儀式,更好的傳承與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閩台兩地文脈相連,儒學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在閩台兩地儒學文化的傳承中,泉州府文廟又扮演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明清以來,泉州府文廟培養出來的衆多人才東渡台灣,推動台灣儒學起步發展。台灣儒學得以發展之後,反過來又與泉州府文廟保持了密切聯繫。直到今天,泉州府文廟與台灣各大孔廟之間的交流與聯繫依然熱絡。
  泉州府文廟與台灣孔廟之間獨特的文緣關係,也彰顯了台灣民衆對大陸原鄉的文化認同。在當天的開幕式上,泉州府文廟代表與台南孔廟代表簽訂了《海峽兩岸孔廟文化交流合作協議書》,初定建立海峽兩岸儒學文化與孔廟保護長期交流與合作的意向。台南市文化協會理事長表示,具體的合作細則有待於兩地組團互訪後進一步探討,他對該協議書的簽訂表示十分認可與期待。
  據悉,此次研討會共收到海峽兩岸專家學者撰寫的七十八篇學術論文,與會代表們將共同探討儒學思想及其現代意義、閩台儒學與孔廟文化交流、地方儒學與孔廟文化等議題。泉州府文廟負責人何振良表示,通過此次研討會,必將對兩岸孔子思想和儒家學說的文化認同推向一個新的高度,也必將進一步推動兩岸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完)
 


社團法人海峽兩岸法學交流協會: 大陸司法考試大陸學歷認證學歷認證意見交流考大陸律師考中國律師中國司法考試
會址:台北市中正區開封街一段66號4樓 電話:(02)2389-2388 傳真:(02)2388-1171 E-mail:acsle@acsle.org
戶名:社團法人海峽兩岸法學交流協會    帳號:093-10-129821 第一銀行營業部
Copyright © 2008 Association of Cross-Strait Legal Exchang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