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本會
本會組織
學歷認證
大陸法考
活動紀事
意見交流
聯繫本會
友善連結
兩岸法律諮詢
 
回到首頁   字體:
創辦人重要報導
新聞主題:2009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隆重开幕
發佈日期: 2009-10-07 03:24
發佈單位: 洛阳网/记者 杨寒冰 陈小伟
資訊來源: http://news.lyd.com.cn/content/2009/9/29/632281.shtml

       9月29日9时,2009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在关林广场隆重开幕。图为开幕式现场。(洛阳网记者 徐翔 图/视频)

    今日上午9时,2009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在关林广场隆重开幕。来自韩国、新加坡等国和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及内地的朝拜团代表及我市群众数千人齐聚关林,拜关圣帝君,叙同胞亲情。

    关林门外广场上彩旗飘飘,祭台上,一面“关”字大旗迎风招展,祭台两侧“浩然之气塞天地, 忠义之行澈古今”的巨幅匾额大气庄重。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立林主持开幕式。(见下图)


 

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市委常务副书记李兴太,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常振义,市委常委、洛阳军分区政委万功民,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胡广坤,副市长杨炳旭,市政协副主席魏险峰等出席开幕式。参加开幕式的还有来自海内外社会团体、知名企业的400余名代表。

  廖正豪代表海内外朝圣代表讲话;孙英民致辞。

  胡广坤宣读贺词。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发来的贺词是:帝德巍峨。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发来的贺词是:忠义千秋。中国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发来的贺词是:忠义传家。  

  洛阳关林是关羽的葬首之所,是我国封建品级最高、建庙最早的关庙,也是目前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群。自1994年起举办的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在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客属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已成为沟通海外、联系客属、广交朋友、促进经贸发展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也成为我市最具影响力的旅游品牌之一。2007年4月,“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的主题是“朝拜关林圣地、弘扬关公美德、祈福经济繁荣、共祝天下昌盛”,首次把弘扬关公文化与开展商贸洽谈活动有机结合。

  9时20分,李兴太宣布2009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开幕。随后,朝拜活动依次展开:乐舞告祭,献太牢,献爵、献肴、献花篮,主祭官就位,行祭拜礼……再现了古代皇帝遣官致祭关林的古老祭祀场景。

  今年首次起用了皇家祭祀乐舞《八佾舞》。在悠扬绵长的乐曲声中,64位演员一袭古装,左手执铁,右手执羽,上场表演。八佾舞是用来祭拜文武圣人、太庙的乐舞,也叫做“皇舞”、“羽舞”或“文舞”。八佾是奏乐舞蹈的行列,也是表示社会地位的乐舞等级、规格。一佾指一列八人,八佾八列六十四人。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八佾舞共九十六个八拍,是五步一顿的舞步,仪式全程庄重、缓慢。关羽乃中华武圣人,至明代开始洛阳关林旧有皇帝遣官祭祀,都采用八佾舞。经文物工作者和民俗工作者抢救性发掘整理,今年首次编排表演,再现古代祭祀的盛大景象,并为展现河洛文明悠久的历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民族文化精髓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后的献太牢,典仪《致答谢神庥辞》,祭祀乐舞《关林神韵》,武术表演《威武关家军》,《关帝颂》合唱等场景再现了古代皇帝遣官致祭关林的古老祭祀场景。

  你看,“关”字大旗迎风招展,“关家小将”英勇神武,鼓乐激昂、催人奋进,大刀挥舞,鼓舞士气,现场观众激情振奋,彷佛置身于尘土飞扬的古时沙场……

  “洋洋中华,几多英豪,威震华夏,关云长……”仿古祭祀仪式在大合唱《关帝颂》中圆满结束。之后,来自海内外的朝拜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来到关林大殿和关冢前,燃香叩拜,表达对关公的敬仰之情。

  今年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将于10月10日闭幕。


 

廖正豪代表海内外朝圣代表讲话。(洛阳网记者 徐翔 摄)


 

2009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开幕式现场。(洛阳网记者 徐翔 摄)



2009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开幕式现场。(洛阳网记者 徐翔 摄)
 

 

2009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开幕式现场。(洛阳网记者 徐翔 摄)
 


2009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开幕式现场。(洛阳网记者 徐翔 摄)
 

 

 2009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开幕式现场。(洛阳网记者 徐翔 摄)
 


 2009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开幕式现场。(洛阳网记者 徐翔 摄)
 

 

2009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开幕式现场。(洛阳网记者 徐翔 摄)

 


社團法人海峽兩岸法學交流協會: 大陸司法考試大陸學歷認證學歷認證意見交流考大陸律師考中國律師中國司法考試
會址:台北市中正區開封街一段66號4樓 電話:(02)2389-2388 傳真:(02)2388-1171 E-mail:acsle@acsle.org
戶名:社團法人海峽兩岸法學交流協會    帳號:093-10-129821 第一銀行營業部
Copyright © 2008 Association of Cross-Strait Legal Exchang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