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第一次就司法实务方面展开的大讨论,“海峡两岸司法实务研讨会”7月10日下午落下帷幕。来自海峡两岸的百名知名法学家、司法实务界人士在研讨会上就共同惩治犯罪及司法互助问题展开研讨。研讨会组委会负责人表示,研讨会取得六方面的成果。
在共同打击互涉犯罪的重要性方面达成共识。当前两岸在联手实施防范、侦控、惩治犯罪等方面面临着一些现实的障碍,影响了司法成效。与会者一致认为,要立足“保障两岸人民正当权益,维护海峡两岸治安秩序”,努力推进两岸司法合作进程,共同打击互涉犯罪,维护两岸人民的共同福祉。
在推动两岸司法交流合作的经常化方面搭建平台。在研讨会的开幕式上,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秘书长胡云腾代表研究会宣布,依托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设立“海峡两岸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成员有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和福建、浙江、广东、江西高院的领导及著名学者,这对于两岸司法理论界来说,又增多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
在两岸司法互助原则的方向性方面明确定位。两岸与会代表均表示开展两岸间司法部门间的协作互助,必须坚持尊重两岸历史、正视法制现实的原则,必须坚持公平对等处理、依法合理对待的原则,必须坚持及时顺利有效、诉讼效益优先的原则。
在落实两岸司法互助的操作性方面收益良多。为了落实今年4月海协会和海基会签署的《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有关规定,诸多与会法律界人士提出了具有开拓性、方向性、前瞻性的见解和看法,特别是集中对罪案管辖、罪犯移管、文书送达、协查取证、证据采信、判决认可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制度构想。
在两岸法律制度的具体比较方面加深了了解。在研讨中,代表们通过对两岸刑法中的具体罪名表述、犯罪构成要件和刑罚规定,以及民商、经济领域的立法规定进行比较和分析,揭示共性和个性之处,找出彼此间的合理之处。
在保障两岸经贸交往的正常化方面增进共信。对于两岸人民比较关心的涉台婚姻纠纷、旅游人身损害、注册商标侵权、两岸投资权益、隐名投资纠纷等处理或保护,以及全面直接“三通”后应对经济形势变化所带来的司法保障等问题,代表们针对共同抗击金融危机,共同实现经济上的互利双赢等问题直抒胸臆、畅谈感想。
“海峡两岸司法实务研讨会”7月9日至10日在福州举行。出席本次研讨会的有来自大陆法律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30余人,司法实务界的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等80余人,来自台湾学术界和司法界的代表性人士近30人。
研讨会共收到来自海峡两岸学术界和司法界人士提交的近200篇论文,精选110篇收入研讨会论文集中,其中包括台湾学术界和司法界与会专家学者提交的论文15篇。
(责任编辑:刘军涛)
|